做工程的都懂:外装是“花钱大头”,也是“超支重灾区”。明明图纸漂亮,结算时却常傻眼——石材涨价超预算、设计变更反复加钱、施工返工白砸钱……行业内3000万外装项目,超支200万的不在少数。

但和勤咨询曾跟踪的某开发项目,却做到了3000万目标成本全额落地,还较行业平均省了7%!业主验收时直夸:“专业省心,效果比预期还好!”今天拆解这套“全流程控本体系”——从设计到施工,每个环节怎么卡死成本,让钱花在刀刃上。

一、设计阶段:限额+联审,源头锁死“花钱上限”

设计是成本的“总开关”。很多项目超支,根源在图纸阶段没管明白:图纸漂亮,施工时却发现“这造型做不起”“这材料买不到”。

成控团队的做法是:限额设计+三方联审,提前画死成本红线。

1.限额设计:图纸标清“能花多少钱”

项目启动前,团队拿3000万目标成本倒推:外装总面积2万㎡,单方造价≤1500元/㎡;细化到石材(40%)、幕墙(30%)、涂料(20%)等细分项。

关键动作:原设计想全用干挂石材(预估占成本55%),一测算超支400万!团队立刻调整:核心区保留干挂(显档次),次要区换仿石涂料(成本低)。这一改,石材用量砍30%,直接省200万。

2.三方联审:设计、成本、施工“吵着把关”

光设计师拍板不行,拉上成本员和施工负责人“三方吵架”:

设计师要效果,成本员算“这造型得花多少钱”,施工负责人挑“能落地吗”。

真实案例:原设计有个异形金属造型,加工费要80万。施工负责人看了直摇头:“改模块化预制件!”团队一合计:成本降半(省40万),工期缩10天(省人工),*终省80万。

二、采购与材料:集中议价+精细管,攥紧钱袋子

材料费占外装60%以上,是控本“主战场”。成控团队双管齐下:

1.集中采购:抱团砍价+锁价抗风险

单打独斗议价弱,联合3个在建项目一起买:

单项目采购量从5000㎡提至2万㎡,供应商报价降15%;

提前3个月锁钢材年度合同,避开10月涨价潮(省80万)。

2.全流程盯梢:进场到使用“零漏洞”

统一外墙瓷砖为300×600mm,切割费省10万;

材料进场扫码登记,每周盘点,杜绝“多领少用”(堵20万漏洞);

石材碎料铺路沿石,再省10万。

三、施工阶段:动态监控+严控变更,防“意外超支”

施工期是超支高发区:业主改方案、施工队乱签证、返工重做……造价跟审靠“双保险”守目标成本:

1.进度与质量“双向保险”

甘特图拆幕墙安装为3阶段,每延误3天预警(避窝工);

“质量监督岗”,每日查石材拼接、涂料平整度(杜绝返工,单次多花50万)。

2.变更签证“三不批”

非必要不变更:业主要求改石材颜色?先算成本差(原省50万vs新多花30万),再拍板;

无依据不批:变更需设计图+成本测算(堵“拍脑袋签证”);

超预算不批:单项超5万需集团审批(防小变更累加)。

四、综合管理:数字化工具,成本“看得见、管得住”

告别经验主义,用两套工具精准控本:

1.动态成本监控表

建专属台账,每周更新“已花金额/剩余预算/材料价”。

2.BIM技术预控

施工前BIM建模模拟:

石材损耗率从8%降至5%(省30万);

优化安装顺序,工期缩10天(省20万人工)。

结语:控本是体系化能力,不是“抠门”

和勤咨询认为:这个3000万项目的成功,靠的是“设计卡上限、采购抓议价、施工防变更、全程用工具”的体系化能力。



-END-

常用结尾.jpg

全国合作热线:13608372013
  • QQ邮箱:heqinjigou@126.com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15
  • 联系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卉竹路2号8幢3层
重庆和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

微信公众号

了解更多 请扫描二维码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