傻傻分不清楚—预收款项与合同负债的区别:

1.确认依据不同

预收款项

◆含义:认不认这笔钱,只看有没有实际收到。不用跟客户签正式合同,只要提前拿到钱,不管签没签合同,都算预收款项。

◆案例:客户没签合同就先交的订货定金、客户只是初步想合作,还没说清具体要什么服务就先付的钱。

合同负债

◆含义:必须先跟客户签有效的合同,而且合同得符合规定——比如双方都同意干活、谁该干什么说清楚、怎么付钱也明确、合作得有实际意义、钱大概率能收到。另外,收到的钱得和合同里说的“以后要干的事”对上,比如给客户发指定的货、提供答应好的服务。

◆案例:跟客户签了正规销售合同,写清货的型号、数量、质量、啥时候给,之后收到的预付货款;跟客户签了正式服务协议,说清服务内容、干多久、怎么验收,之后收到的服务费预付款。

2.核算范围不同

预收款项

◆含义:能算的范围很广,只要是提前收到的钱都算。不管是跟客户做生意收的预付款,还是跟客户合同没关系的钱(比如临时收的钱、保证金),而且算的时候不用扣掉代收的税,收到多少就记多少

◆案例:把自己没用的房子租给不是客户的人,提前收的租金;为了让合作顺利,向客户收的押金——这押金不用给客户供货或服务,到期能退。

合同负债

◆含义:只能算跟客户合同相关的预付款,也就是只有因为要按合同干活才提前收的钱,才能记进来。而且得把钱里含的增值税去掉,因为增值税是替税务局收的,*后要全交给税务局,跟给客户干活没关系,得单独记在专门的交税科目里。

◆案例:签了卖货合同后收到的预付款,要扣掉按税率算的增值税,剩下的钱记合同负债;签了年度咨询协议后收到的预付款,也要扣掉增值税,只用不含税的钱记合同负债。

3. 核算基础不同

预收款项

◆含义:“收到钱才算数”的规矩算,只关心钱到没到账,不管要给客户干的活完成了多少。之后只有两种情况会动这笔钱:要么钱要退给对方(比如合作黄了要退款),要么跟这笔钱相关的活全干完了(比如提前收的货款,货全发完了),不会分好几次慢慢转。

◆案例:收到客户没签合同预付的100万货款,假设不用单独算税,只有等这些货全发完,才把100万从预收款项转到收入里;哪怕分3次发货,也不会发一次转一次,得等全部发完再转。

合同负债

◆含义:“干了活就算数”的规矩算,不只是看钱到没到,更看重“要干的活有没有开始干”。就算没收到钱,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也能记合同负债:合同里明确说能收钱、钱大概率能拿到(比如客户信用好、不会赖账)、这笔钱对应着要干的具体活。这种情况通常会和“合同资产”一起算,合同资产专门记干了活但还没收到的钱。另外,要跟着干活的进度,分好几次把合同负债转到收入里,比如按干了多少活、交了多少货来转。

◆案例:跟客户签了300万(不含增值税)的分3批发货合同,每批货算一个要完成的活,合同说发一批货收100万,而且客户信用好肯定能收到钱。就算没收到预付款,合同成立后也先记300万合同负债;每发一批货(也就是干完1/3的活),就把100万从合同负债转到收入里,直到3批货全发完,合同负债也转完。




-END-

常用结尾.jpg


全国合作热线:13608372013
  • QQ邮箱:heqinjigou@126.com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15
  • 联系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卉竹路2号8幢3层
重庆和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

微信公众号

了解更多 请扫描二维码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