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工程审计就像“查账+找茬”,关键要抓准重点。和勤工程咨询公司根据多年实战经验,提炼出*易踩雷的4大环节,用大白话告诉你该盯什么、怎么防坑:
一、设计图纸:别让“纸上画画”变成“随便加价”
核心问题:图纸就是工程的“说明书”,但有人会在这上面动手脚。
常见套路:
①图纸画得模糊(比如钢筋数量写“按实计算”),结算时施工方趁机多算钱;
②边施工边改设计,*后补的变更单和实际干的不符;
③竣工图不画真实情况(比如少扣没做的工程量)。
真实案例:某项目因赶工期,设计变更全靠领导口头说,施工方后来伪造变更单,把没干的活也报了结算,多骗走上百万。
二、施工过程:警惕“现场摆烂”和“签证灌水”
核心问题:工地上的事儿如果没记清楚,结算时就是笔糊涂账。
常见猫腻:
①监理走过场(该检查的不检查,签证乱签字);
②施工方挂靠资质,实际干活的队伍根本不达标;
③停工索赔时,施工方虚报机械、人工损失(比如报10台挖机实际只停3台)。
真实案例:电厂项目因停工索赔,监理没记录现场情况,施工方狮子大开口,建设方因没证据只能认栽。
三、结算对账:小心“算错钱”和“重复算”
核心问题:结算就像“*后买单”,一分一毛都要有依据。
高频错误:
①套错定额(比如市政工程按绿化专业算,差价能差几十万);
②材料价格算高(比如水泥按涨价后算,但合同约定用投标价);
③把合同里包含的活重复算钱(比如挖土方本来含在总价里,又单独报签证)。
真实案例:某项目因政策变化换了结算标准,施工方钻空子换计价方式,导致多付90万。
四、隐蔽工程:别等“埋起来”再后悔
隐藏雷区:地下的、封进墙里的工程*难查,必须留证据。
必做动作:
①拍照录像(比如钢筋绑完没浇混凝土前,拍清楚数量和规格);
②多方签字确认(建设、监理、施工一起验);
③对比施工日志和结算资料(防止后期虚构工程量)。
总结:审计不是“秋后算账”,而是从设计到结算全程盯紧。记住四句话——
✅ 图纸要抠细节,变更必须留痕;
✅ 现场勤跑勤记,签证严禁随便;
✅ 结算逐条核对,定额用对版本;
✅ 隐蔽工程留证,避免事后扯皮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