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审计就像工程的“体检医生”,核心是发现问题、预防风险。重庆和勤咨询公司在实践中总结出八大原则,用大白话解释如下:
一、抓大放小,紧盯关键环节
工程审计不用面面俱到,但要像查账一样盯住*容易“出问题”的地方。比如:
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:这些环节常因手续不全、依据模糊导致造价虚高。审计需重点查变更理由是否合理、签证内容是否真实。
高价值项目:如大型设备费、特殊材料费,需核对其价格是否符合合同或市场行情。
通俗理解:审计不是“撒网捕鱼”,而是“精准抓重点”,专找成本大头和漏洞高发区。
二、证据及时固化,避免“扯皮”
审计结论不能靠“口头说”,必须白纸黑字留证据:
现场确认:比如工程量测量后,立即让施工方、监理方签字确认,避免事后不认账。
沟通记录:双方对账达成一致的内容,当场签字锁定。
通俗理解:就像买东西开发票,事后维权才有凭据。
三、用数据说话,对比找异常
审计人员会借助历史数据和行业规律做参考:
对比类似项目:例如某类建筑工程每平米造价通常在3000-5000元,若结算报出8000元,就要深挖原因。
分析指标异常:如材料用量远超同类工程,可能存在虚报。
通俗理解:好比医生参考正常体温判断是否发烧,超标就得查病因。
四、沟通讲道理,不以权压人
核减造价时,必须说明依据:
引用合同条款:如合同约定“材料价按投标价结算”,就不能随意按市场高价算。
依据行业标准:比如定额规范、政府指导价等。
通俗理解:审计不是“砍价”,而是按规则“纠偏”,让对方心服口服。
五、提前做功课,掌握主动权
审计人员在对账前必须吃透项目资料:
熟悉合同与图纸:明确计价规则、变更条款。
现场勘查:核实实际施工是否与图纸一致,避免“纸上谈兵”。
通俗理解:就像考试前复习重点,准备越足,现场越从容。
六、守住底线,不妥协不冲动
遇到施工方无理纠缠时:
坚持原则:对无依据的加价要求(如口头承诺但无书面记录),坚决拒绝。
耐心周旋:利用付款节点等压力点,引导对方回到谈判桌。
通俗理解:审计是“守门员”,不是“和事佬”,底线不能破。
七、保持中立,对事不对人
审计的公正性体现在:
现场共同核实:如对工程量有争议,组织双方一起测量。
有错就改:若自己计算错误,主动纠正并记录。
通俗理解:审计像裁判,偏袒任何一方都会失去公信力。
八、审计不止“查问题”,更要“促改进”
审计的*终目标是推动管理提升:
提出整改建议:如发现签证审批流程混乱,建议建设单位完善签字制度。
预防未来风险:通过典型案例警示类似项目避免“踩坑”。
通俗理解:审计不仅是“找茬”,更是“开药方”,治已病防未病。
工程审计的本质是用专业守护公平。通过这八大原则,既能确保资金安全,又能帮助项目提升管理水平。
-END-